修齐镇地处城口县城东部,距县城16公里。镇名源自《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哲学思想。全镇幅员面积165.8平方公里,辖11村1社区,户籍人口2.13万。场镇面积1.5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5000余人。
近年来,修齐镇立足地理优势和资源实际,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因地制宜谋划乡村产业持续发展,全力增加群众收入。总的来讲,我们从5个方面入手:①做好一盘菜;②种好一味药;③耕好一亩田;④建好一个院;⑤引好一批客。一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①老腊肉。依托赵孝春牌老腊肉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创新养殖模式,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行“联合养猪、共同致富”,镇域内2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47家,年出栏生猪2万头以上,生产销售老腊肉1000吨以上,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1000元以上。②蔬菜。依托任河两岸的土地条件,依托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为城口自己的“菜篮子”出力,推动5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③林下经济。充分利用国家储备林政策和林地资源,新收储国储林9000亩,发展天麻、大黄、黄柏等中药材2000亩,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400元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①劳务产业。修齐是人口大镇,常年务工人数近5000人,充分依托修齐籍外地老板的资源优势和渠道,发展劳务经纪人13人,带动组织化劳务输出2000余人,促进户均增收2万余元。②公益岗位。结合修齐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发护河、护林、护路、护线、护弱、保洁、防疫等公益性岗位500余名,解决就地就近就业,增加群众收入4000余元。三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我们依托任河的资源优势和自然风光,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神道谷等景区,打造“一亩田”稻田风光,发展大巴山森林人家25家,直接和间接带动群众就业200余人,增加群众收入5000余元。
为进一步写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文章,走好“产业发展”这条路径,谱好“修身齐家”这曲民风。修齐将坚持党建引领,依托“修身齐家、崇德向善”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任何画廊—五彩修齐”,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培育修齐镇“神道谷”乡村旅游度假区、“白果小院”、“五彩山庄”“枇杷田园综合体”等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