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进大巴扎馕文化馆,切身感受着新疆的饮食文化,馕也称“馕饼”“胡饼”、“炉饼”。作为新疆人最钟爱的食物之一,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在自治区博物馆内还存放有一千多年前唐朝的馕,街区的馕文化休闲小院里可以了解到,在新疆农户的家中,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小院,夏天的时候人们喜欢在葡萄架下或是喝茶聊天,或是载歌载舞,邻里亲朋的关系就在这个小院里慢慢拉近。所以在这里搭建一个小院,不仅让游客朋友们可以切身体验到最传统的新疆文化,还能让外地朋友近距离观赏到打馕的全过程。当然伴随着打馕师傅特有的吆喝声,这里也成了游客朋友们钟爱的打卡地之一。
左手边墙上,绘制的是新疆馕的六大产区示意图,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点,大部分集中在天山山脉以南的南疆地区,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代表馕品。比如您右手边墙上挂着的就是来自于库车的大馕,民间有句戏言叫做:库车馕大如车轮,指的就是这种叫做比甲克的馕。在咱们的墙上和中间展车上,展出了近百种馕品,这些馕全部都是真馕。馕大都呈圆形,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除了面粉外,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糖、盐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解放后,来到新疆、建设新疆的“内地人”不断增多,逐渐融入了本地人的生活,也渐渐影响了馕的口味和品种,现在这还有湖南人喜欢吃的辣皮子馕,上海人喜欢吃的玫瑰花酱甜馕)新疆人有句老话叫,“宁可三日无肉,不能一日无馕”。
在二楼休息和品尝区,桌子上放有最传统的芝麻馕和皮牙子馕。在新疆洋葱被称为皮牙子,辣椒叫做辣皮子。馕因其水分少,易于保存而且养胃健胃,在新疆这种干燥的地区可以保存三个月左右,在南方潮湿地区也可以达到一月左右的保质期。游客朋友可以在这里挑选符合自己口味的馕并寄回自己的家乡,带给亲朋好友品尝,让更多人尝到这种传统新疆美食。
新疆人做馕,既不叫“揉”,也不叫“擀”,而叫“打”——打馕,一个“打”字形象地刻画了做馕的过程。在维吾尔族农户家,会常见到这种馕坑,这种大小的馕坑可供一家四五口人使用,除了烤馕之外,馕坑还可以烤包子、烤羊排、烤全羊、烤鸡等。 出馕房右手,有为游客定制的景观馕坑,高四米,游客可以进入馕坑中参观感受馕坑的制作工艺。此外,这也是步行街最红网红打卡点之一,网红标语“游大美新疆,品大巴扎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