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历史悠久,典籍浩瀚,名家辈出,今天要把其中蕴藏的丰富智慧发掘出来,以科学的眼光进行总结,发挥其推进治国理政和发展学术的作用,正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显身手、报效祖国的大好机会;今天做好创造性阐释、创造性发展的工作,我们就能够增强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人类理论宝库作出重大贡献。文化基因是民族特质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数千年奋斗前行的中华民族躯体内流淌的血脉,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一部气势恢宏的伟大史诗,文化基因浓缩了她的传承力、生命力、影响力,因此又与当代社会进程密切相联。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经历了漫长的孕育、产生、壮大过程,又在严峻考验中得到淬砺而升华。“弘扬传统、疏通知远”“革新创造、穷变通久”“加强统一、凝聚团结”“热爱和平、反抗压迫”“包容共辉、和谐有序”,综合发挥作用,具有优良性、坚韧性和融通性的特质,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力极其强大,举世罕有其匹。这五大文化基因中,“弘扬传统、疏通知远”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壮大的根脉;“革新创造、穷变通久”是中华文化演进的动力;“加强统一、凝聚团结”是中华文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保证;“热爱和平、反抗压迫”是中华文化的愿景和气概;“包容共辉、和谐有序”是中华文化的胸怀和神韵。由此可见说嘉庚精神是全球华人华侨共同的文化基因的深刻内涵和蕴意。
说“嘉庚精神”是全球华人华侨共同文化基因有如下考量,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儒家学说为主要成分的传统文化,包括经验、常识、习惯、天然性情感、宗法血缘关系等文化要素 ;重视教育的传统,受到中华文化重教化思想的影响;对家乡的民间宗教热衷,支持了家乡的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二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包括理性、信息、科学、规则、契约、平等、创造性、主体性等自觉的文化要素。三是文化间的共融与传承。华人华侨文化与侨乡文化的互动,表现为同质文化间的共融与传承;家族文化传统与祭祖思想,使得华侨华人文化与侨乡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两种文化的结合,既体现了华侨华人文化在海外的发展和自我完善,也展示了其与家乡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这种文化的双重影响和互动,构成了华人华侨独特的文化基因。
陈嘉庚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忠奸分明。他曾和汪精卫私交甚好,在当初创建厦门大学时,他打算邀请汪精卫担任校长,汪本人也同意了。但是,后来在厦门大学成立之时,孙中山发动组织护法运动,又出任非常大总统,急需汪精卫前去协助。作为孙中山的忠实跟随者,汪只好舍弃厦大校长一职,转而追随孙中山。但是,后来随着国内革命形势的急剧发展变化,汪精卫的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他被日寇吓破了胆,准备与日本言和投降。陈嘉庚先生听闻此消息,心急如焚,连发三封电报,向汪本人询问和规劝。忧国心切的陈嘉庚先生又以华侨参政员的身份,向国民政府发去了电报提案,这个提案简化为“敌未出国前,言和即汉奸”,这11个字的提案,被著名记者邹韬奋盛赞为“古今中外最伟大一个提案”。汉奸这个名称也由此而来。陈嘉庚先生可以说首先是一个商人。人们常说,商人重利,趋利避害。但是在陈嘉庚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商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八个字,用在陈嘉庚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64年发现的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从而使陈嘉庚精神同“陈嘉庚星”一样,在广袤的太空畅游,与日月同辉,像群星般璀璨。(记者/续炳义,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四川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江苏省侨联文促会副会长兼国际传播专委会主任、海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国际文化产业智库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