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一名,乃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所赐。古城几千年的发展演绎,孕育了战国时期“刎首留城”的巴蔓子将军、汉末“义撼张飞”的严颜将军、明末“万里勤王”的秦良玉将军,滋养了谪贬忠州“历练忠心”的“唐代四贤”白居易、陆贽、刘宴、李吉甫等历史名相、文坛大家。忠信忠勇,古城辈出,“忠”之美名,华夏独领。到二十世纪末,忠州古城形成了由下而上纵横贯通的五条大街,一江两河环绕,一城三区分布,山水相依、古色古香、宜居宜业,是长江边上的知名古城、诗意山城、文化名城。二十一世纪初,三峡工程淹没忠州古城三分之二,沿江路、临江街、西山路、十字街(南半街)三条半大街的房屋、设施没于水下,移民、拆迁、“清库”,后靠东移复建。留下一百七十七米以上部分街区,南起长江边北至巴王路,东起白桥头西至鸣玉溪,名为“三峡留城·忠州老街”。听闻其名,就知它底蕴不凡。
忠州老街,一横八纵,半平方公里,东城门、东坡路、弓箭街、十字街、大府邸、八字门、龙家院子、苏家梯子、白鹿书院、巴台夜月、龙兴寺、川剧院、文化馆、春华秋实、豪果庄园、汉阙广场、巴蔓子广场、巴蔓子刎首留城处等等,琳琅云集,古韵纷呈。
“十四五”时期,将以“三峡留城”为主题,在保护老街文物古迹、提升自然景观、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采用“微改造”的“绣花”功夫,对老街进行修复保护,讲好忠·城历史故事。同时,植入公共艺术廊道、堤岸遗址公园、当代体验区、传统商业集市、现代文创片区、文化教育片区等多种业态,全力打造充满三峡原真老城气息的生活街区,以及留住巴渝乡愁和三峡风情根与魂的历史文化街区。